6月23日至29日,在院团委的精心组织下,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红色筑梦”支队先后赴明光市和凤阳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在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陈丽萍、财经商贸学院专职辅导员沈天明、张进成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浩翔的带领指导下,围绕党史学习、红色教育、乡村振兴、支教服务、走访慰问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不畏辛苦,不惧酷暑,赴小学进行支教活动,参观返乡创业艾草基地,瞻仰凤阳革命先烈,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村的脚步,探寻小岗改革之路,团队“用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行动践行中国精神”,书写了一个个真实而又动人的实践故事。
青年学子走乡村,红色筑梦启征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澳门新濠天地:“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三农”意识,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全体师生初到明光时,高浩翔以《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新农村》为题,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概述、乡村振兴实施关键、乡村振兴实践案例、乡村振兴前景蓝图”四个方面,为同学们具体讲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年政策、基层农村现状、优秀的基层奋斗榜样人物事迹以及乡村振兴未来的发展方向,使乡村振兴与本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明光行、凤阳行”的具体行程结合起来,让同学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我为群众办实事,脚踏实地谋实践
在明光市张八岭镇,团队成员赴嘉山集中心小学进行支教和慰问宣传,通过讲授安全教育课和发放安全教育宣传单,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带领小学生进行趣味课拓展活动,向学校里的留守儿童赠送慰问礼品,表达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团队还先后分成两个小组,对当地抗美援朝革命老兵进行了慰问走访,认真听老兵讲述故事,并帮助老兵打扫房间,为老兵送去关怀。在离开张八岭镇的前一晚,团队成员在村文化广场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的文艺演出,宣传党的“三农”工作方针、解读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展现安职学子的精神风貌。整场演出由学生主持,师生共同参与,节目内容精彩纷呈,获得了当地村民的好评。在凤阳县中心广场,团队成员进行了乡村振兴问卷的现场调研,与当地民众交流、了解当地发展状况,了解多年来凤阳县的城乡变化,切身体会基层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果。在三下乡一周的时间里,同学们发放防溺水、防诈骗、疫情防控宣传单页近500份,在各个走访的地方贴海报,拉横幅,有效提高了老百姓的安全意识。青年学子们用实际行动深刻践行了对乡村发展的人文关怀和价值理念。
青年力量进基层,革命精神代代传
在明光的三天时间里,学生代表采访了艾草基地“让‘艾’更有爱”项目的创始人马兰义,马兰义现就读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社招班,是返乡创业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同学们纷纷表示,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能很好地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也能在基层实践中施展才华,检验所学,锤炼自我,同时还能助力发展乡村产业,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在凤阳小岗村,团队成员循着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安徽小岗村的足迹,分别参观了“沈浩纪念馆”“大包干纪念馆”“大包干旧址”等农村改革纪念地。全体师生拜访农户,走进生态农业园,学生代表对大包干的带头人之一——严金昌进行了采访、攀谈、交流、学习,深刻理解了“沈浩精神”和“大包干精神”。
凝心聚力学党史,缅怀先烈祭忠魂
团队师生在为期一周的实践过程中,开展了以党史时间线为脉络,以青年感想为主题的思想交流活动。通过慰问走访老兵、参观纪念馆、祭扫陵园、采访大包干带头人,重温红色记忆,感悟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红色精神。实践活动期间,全体师生重温入党誓词、入团誓词,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更加坚定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张八岭镇,团队开展了师生共讲党史活动,充满感情地唱响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等红色革命歌曲。在凤阳县,高浩翔就“缅怀先烈志,共筑中华魂”为主题,围绕“纪念日由来,致敬烈士,致敬英雄”等三个方面给团队师生们开展了一堂专题思政课,对同学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家深刻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前辈的英勇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锻炼自己提供了良好契机。青年学子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示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机械工程学院 陈丽萍 财经商贸学院 沈天明 张进成 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浩翔 财经商贸学院 朱会宇)